关于竞赛的消息回复

其实关于竞赛我还有点自己的想法,不管最后有没有机会来,我都想表达下,就当给自己加分了。

其实关于这个青少年科创、艺术类竞赛,我觉得挺好的,能让青少年在课外多学点知识,开阔眼界。我在高考与本科阶段观察过志愿填报与专业选择问题,我发现周围挺多人都对选择专业有迷惑,不知道做什么,到了大学就随大流,没有什么方向,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,最后也没做出什么成绩,所以我就想如果能在选择专业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方向、兴趣、特长就好了。这可能就需要在课外多进行探索、学习、交流。回想当年,我学校里没有听过关于青少赛这方面的东西,不知道是学校不重视还是没资源或是当年还没有。不过我还是自学了vb编程与伙伴做了个小火箭,现在想想如果能有机会参加竞赛,或是学校愿意进行些培训、指导,或许我能做的更好,或者我在填志愿时会选计算机专业。总之,或许通过竞赛或宣传能让学校更加重视,成绩不是全部,发现自己的潜力、兴趣或许也同样重要。

另外一个想法是关于竞赛公平与保持初心问题的,因为之前正好是在一个培训机构工作过一段时间,负责科创类培训,当时我是觉得这类培训挺好的,就像跆拳道、钢琴、书法之类,能拓宽知识面。但工作后发现,有些让孩子参加培训的家长或许是较功利的想法,让孩子参加竞赛拿取名次,从而能在高考综评中加分(这我也是第一次听说)。因为我在教学时发现有些小孩,课后表现真的不太好,或许不是真的感兴趣或许是课程太忙了没什么时间。说的难听点,我感觉这份工作像是枪手,这破坏了公平性,有违竞赛初衷的(所以最后我离职了)。但是我也认可有位老师说的话,没有培训反而会更不公平,因为不是谁都可以接触到高校里的实验设备或资源。我觉得家长、培训机构、竞赛、高校的综评多方面都有问题,不过就竞赛方面来说,我觉得应该在评审时更多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,自己学了、做了什么东西。我看过青少年创新大赛的获奖项目,确实内容是越来越高大上了、也越来越难了,这或许是个不错的现象或趋势,但通过新闻报道以及此前的经历,了解到这里面确实有些存在有水分,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可能会让学生、家长、学校产生误区,打击了积极性。我在本科时参加过一个类似的国家级竞赛,那个竞赛在提交作品后会对选手进行技能考核,我觉得这也是个思路。总之,我希望能让竞赛保持初心,让学校、家长重视课外学习,让学生能真正学到课外知识,发现兴趣,展示与公平比较技能的平台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